当下,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传统畜牧养殖向知识型、技术型、现代化的智慧畜牧养殖转变。
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年猪牛羊禽肉、牛奶、禽蛋产量分别为53.0万吨、29.6万吨、28.6万吨,总产量达111.2万吨,高于2022年的108.5万吨,肉蛋奶稳产保供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记者探访发现,作为畜牧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智慧畜牧业无疑成为“强动能”,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改变和机遇。
在青岛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青岛首个“楼房猪舍”立体养殖项目已运营近三年时间,现已成为年出栏10万头的全线养殖场。在这里,小猪从出生就住上“大平层”,不仅实现家居智慧化控制,还能坐上电梯。在智能化养殖模式下,一个饲养员就可以“照顾”成千上万头猪。
目前,青岛市蛋鸡存栏约1937万羽,规模化养殖率84.7%,年产鸡蛋28.7万吨以上,产业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蛋鸡产业以设施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蛋鸡养殖装备青岛田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成全国最高的6列12层单栋养殖15万只的超大密度全程智能化鸡舍。不久前,“青岛田瑞智慧畜牧养殖典型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发布的76个2023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
在政策和科技的推动下,青岛养殖企业正在逐步优化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其中,奶业也走出自己的“数智路径”。
在山东省智慧牧场青岛荷斯坦奶牛养殖场,“智慧化管理系统”将智慧牧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智能挤奶大厅,伴随音乐响起,奶牛走出牛舍走上转动的转盘式挤奶机,自动定位、蓝色机械臂来回运转,10分钟就完成了全部的挤奶工作。随后,奶牛退下转盘,依次回到圈舍里,挤好的鲜奶第一时间进速冷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台设备核心技术是视觉系统,电脑绘出每头奶牛的“出奶速度”图表。以前人工挤奶,每一头牛挤奶将近十分钟,每人每天也就挤二三十头牛;有了挤奶机后,一个挤奶厅只要5名员工展开数据观察和应急处置,极大提高了效率。
不但如此,每头奶牛都有一个项圈,养殖人员拿起手机,扫描奶牛脖子上的项圈“身份证”,年龄、活动量、采食估重、家族谱系等信息便跃然眼前,形成奶牛成长轨迹数据库。对于奶牛的日常饮食,全日粮精准饲喂TMR设备会根据牛的不同时期、不同情况设置日常食物,并自动测算剩余饲料数量,根据配比饲喂法计算需要进一步投喂的种类、数量、时间,“一键”将搭配好的混合营养餐送达奶牛“餐桌”。
随着人们对多样食物、优质食物的需求逐年增加,需要畜产品加快稳产保供和多元供给,丰富人们的餐桌。其中,最有前景的方式便是“数智”赋能畜牧业发展。相信随着加快建设更多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探索高水平智慧农场、智慧牧场建设途径,打造一批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智慧农业发展新模式,青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实有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