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8日–16日的丹麦、德国及EuroTier考察行程业已结束,此次丹麦德国之旅让我深有感触,感触最深的是丹麦的养猪体系之健全程度。在丹麦我们参观和考察了丹麦的设备厂、饲料厂、核心种猪场、无害化处理厂及丹麦最大的种猪供精站,也了解了丹麦整个养猪行业的生态。丹麦之行,虽然见识了很多它们很先进的养殖技术,但客观地讲,很多技术还是不大适合中国的国情,给我的启发还是养猪观念决定一切。以下就我在丹麦的所见所闻与大家作一下分享。
丹麦仅是个北欧的小国,土地面积43000平方公里(还不足江苏省的一半),人口560万人(与江苏省的一个地市差不多,相当于苏州市区常住人口),其中有一百多万的人集中在其首都哥本哈根市,气候属于寒带型海洋性气候,日夜温差小,冬天寒冷,但夏天不热均温为19度,是个非常适合养猪的地方。生猪产业是丹麦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贡献其GDP的10%,丹麦年出栏生猪接近3000万头,全国平均每人饲养将近6头生猪,2013年其全国每头母猪的平均PSY为28.8头。这些数据虽然算不上是养猪大国,但确是实至名归的养猪强国,其生产效率之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多养猪大国所望尘莫及的。
丹麦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生产效率,应该归功于其整个养猪产业链的协会体系及机制,而非政府行政主导。在丹麦,行业协会是养猪产业的火车头,它们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丹麦王国有几大行业协会,分别为养猪者协会、育种协会(丹育)和屠宰行业协会。每个产业链内的成员分别归属于其所属的行业协会,而所有协会的运作资金,是从每位协会成员所卖出或屠宰的每一头猪提拨一定比例的金额到协会当做运作及研发资金。每个协会有专业经理人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主持,负责其领域的专业分工与职能。在丹麦,养猪必须有准入门坎,不像国内只要你有钱,想养多少就能养多少。在丹麦想养猪,首先必须先加入行业协会。想要养猪的农场主必须先经过农业学校3-5年的培训,然后考取上岗资格证,然后再看你有多少资金及多少亩土地,向养猪行业协会申请,资格符合行业协会要求后,行业协会才会准许让你养猪,但能养多少猪也是行业协会分配的,不是农场主想养多少就多少,因此丹麦国家整体的出栏得以控制,其抗风险能力强。而且丹麦的行业协会之间还交叉持股,让每个环节的利益得到公平的分配。养殖者,每年在年底(就算是效益最差的年份)还能从屠宰(因为屠宰行业永远不会亏本)环节返回一些点。整个协会在合理的运作机制之下,最让我赞赏的就是丹麦养殖者协会下面有一个150人的丹麦养猪研究中心,它们与各个农牧相关的院校和企业联合进行很多的养猪相关的养殖技术(包括生产上所遇到的瓶颈)及设备的研发,而养猪研究中心所获得的成果全部推广到农户,这就是丹麦的养猪农民能有这么高效率的根本原因。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丹麦猪种的高繁殖率一直让他们引以为傲,但是相对的其出生死仔及弱仔数也相对较高,而且仔猪哺育率也没有预期的好。因此,丹麦养猪研究院针对这些养猪瓶颈作了很多研究及改进,首先他们在育种选育的部分,把原本活仔及弱仔数,由原本的出生当日计数改到出生5日去做核定,它们从2004年就开始去做这方面的选育,到现在他们的活仔数有0.5头以上的提升。另外针对生的多、母猪带不了的问题,它们在哺乳舍上发明了“奶妈机”,再配合三段式“奶妈”寄养技术,他们宣称他们的母猪可以比以前多育成2头仔猪。丹麦的协会机制真的很令人向往,他们能成功的运作,应该归功于他们人少,税收高,社会福利好,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机制高,能公平公正的去分享。但是这样的协会模式如果搬到中国来,未来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至少在目前肯定是行不通的。
本人从事种猪行业,因此对丹麦育种这方面特别感兴趣。这次有幸进入丹麦25家核心种猪场的其中一家猪场内参观学习。这家育种场有1200头母猪,全部为大约克种猪,其中400头为纯繁,800头为扩繁,标准的2点式饲养,参观的母猪场内只有5名员工。据该场农场主介绍,该场去年每头母猪平均产子数17.3头,平均活仔数为15.5头,每头母猪的PSY为31.5头,作为原种场,他个人觉得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据介绍,丹麦商品场的PSY,最高的PSY能做到40头一年!这个成绩是非常惊人的!在国内,普遍的现象是,商品场能做到PSY24-25头已经是顶尖了,更何况是种猪场。国内跟丹麦的差距的确是太大了!
另一个让我惊讶的是种猪场的母猪年更新数竟然高达1500头,全场种猪第一胎全部做纯繁,第二胎以后就做扩繁了。高达125%的年度更新率,这也难怪丹麦种猪这些年的遗传进展能快速的进步那么多。这一点,在国内的种猪企业根本不可能做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各家核心种猪场成本及商业利益考量,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国家开展的联合育种,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种猪场基因资源共享。
进场参观后,对丹麦种猪的体会是丹麦猪体型不大,初配母猪体形基本很小,在产房的一二胎母猪体形也不大,但是繁殖能力确实不错,而且出生整齐度也很好。体型不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丹麦屠宰厂设备的问题,丹麦20几年来对商品猪出栏重一直定在不超过106公斤,因此丹麦猪的育种对体型及屠体的大小没有进行特别的选育,只着重在繁殖与料肉比。所以在国内,丹麦猪的体形可能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省份市场的需求,但是在繁殖性状方面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品种改良的来源。
在参观中,我们还发现他们核心场内不饲养种公猪,所有种公猪的全部由供精中心提供。在丹麦最大的供精公司HATTING参观时,他们也介绍了丹麦的育种体系,丹麦所有核心场最好的种公猪全部都要提供给丹育体系下的供精中心(HATTING),每头指数高的种公猪会公平的指配给下属的25家核心场,每场5头母猪做纯繁配种,然后剩下的就全部用去做扩繁或商品用。而不是因为这头公猪是某个猪场的,所以某个猪场就可以多拿一些。而种猪提供者得到的报酬是从卖每头份剂量的所得提成,因此公猪质量的好坏及产精量的多寡是决定这头公猪经济回报的关键。此外,丹麦种公猪的更新率也是非常之高,据介绍,丹麦的长白及大白公猪的平均使用年限为6个多月,杜洛克则稍长一点为13个月(因为丹麦的杜洛克母猪较少)。种公猪这么高更新率的原因是,他们大概每6个多月就会有BLUP指数更高的种公猪替补上来。可见丹麦猪育种进展的速度,也跟他们养猪一样的高效。
丹麦养猪场的环保处理方法,在中国也不是完全可行。在丹麦,它们的粪污处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配套一个很大的粪污发酵池,配套容量足以储存场内粪污至少9个月的量,然后在每年春季播种前喷灌还田。之前有提到丹麦养猪的准入制,在丹麦,猪场允许养殖的头数是要与其周围的土地相配套的,所以他们没有粪污处理的问题。但在国内,这个模式可能只有在西北或东北等地广人稀的地方可行,在人口密度高,人多地少的南方完全行不通。
在整个协会体系的运作下,丹麦的产业链完全是分工协作的,生猪生产注重Turn-Over(年出栏率),丹麦人认为,只有提高年出栏率才能降低成本,而不注重体形差异的附加值。丹麦人从遗传育种、猪舍设计到生产管理的技术提升都是围绕着如何提升猪只出栏率。因此丹麦人相信专业、舍得花钱在猪舍建造及设备上,在技术上,他们有着养猪协会的支持,在品种上,他们有着丹育的支持,在商品猪销售上,他们有着屠宰者协会的支持,因此丹麦的养猪人也是幸福的,他们只要专心的把猪养好,提高出栏率就会有所回报。丹麦人深知他们控制不了市场猪价,但是他们却能控制得了成本,所以唯有提高出栏率才能降低成本,与全球竞争。
反观国内呢?猪价即使7元钱一斤还有很多人亏本,但是丹麦呢?他们猪价4元多钱一斤就能保本!在国内,现在还是有很多养猪人想着如何从猪舍设计和设备上去减少投入来降低成本,或是从某些不该省的方面去节省,而不试着朝如何提高出栏率和产出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高产出确实是未来中国养猪的方向,而且国内确实也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身在这个产业各个环节的我们,应该围绕在这个前提下发展。不可否认国内的环境和丹麦确实差异很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后的养殖趋势肯定是每个环节越来越细化分工。其实每个人只要把自己擅长的某个环节做精做强,你的企业自然而然就会做大!养猪观念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