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未来五年是我区农业发展方式大转变、传统农业大改造、现代农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总“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农计发[2010]39号)的具体要求,为配合《屈原管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有序推进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屈原管理区是2000年由农场改制而建的管理区,地处洞庭湖东岸,总面积218平方公里,下设二镇三乡一办事处,69个行政村,居住人口10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猪、饲料、纺织、特种水产、湘莲、茶叶等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饲料之乡”、“养殖之乡”的美称。
1、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饲料生产、生猪养殖、肉食品加工已成支柱产业,是湖南省优势生猪产业建设重点县(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小区。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达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的要求,从2004年起,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2010年8月4日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3、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6.13亿元,增长16%;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3.5亿元,增长29%;完成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增长3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亿元,增长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18469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9002元,增长15.1%。
4、13.8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全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率100%,全部达到吨粮田标准,比重排全省第一。
6、全面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85万头,农业人平16头,良种率100%,比重居全国首位,制定养殖企业标准47个;43家饲料企业年加工饲料142万吨;肉食品加工企业加工生猪65万头,区内养殖业产业链综合产值达41亿元,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居全省第一。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还起到较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县市区近500万人口养殖致富。
8、建立了十个核心种养示范基地:凤凰山种猪场、凤凰山种猪扩繁场、河市镇三星养殖场、湖南普利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岳阳福润肉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正虹饲料营田生产中心、湘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红太阳粮油有限公司、营田、河市、琴棋、凤凰、黄金五个乡镇十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普利珍珠加工厂。
11、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5万和1.6万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居全省前列。
生猪生产上,规模化比重居全省第一,单项指标和商品率居全省第一,有些指标居全国首位。2010年,全区出栏生猪85万头,创产值12.4亿元,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5%以上,加工生猪65万头,加工率75.6%,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8%来自养殖业,生猪良种率达100%,生猪规模养殖比重91%以上,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标准化猪场181个,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7个,全省32个种畜场,屈原管理区有3个。生猪生产的集群发展,一方面是由于“饲料生产—生猪养殖—肉食加工”产业链的强力带动,作为上游的饲料生产,依托正虹龙头,带动全区43家饲料企业年生产销售饲料142万吨,占湖南省总产量的20%,占岳阳市总产量的36%。另一方面,生猪的规模化发展拉动了肉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正虹集团与南京雨润集团合作注册的岳阳福润肉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熟食品年加工能力8000吨,年新增产值达2亿元。
优质稻生产上,较好地实现了土地经营流转,通过租赁、转包、拍包等商业化运作手段使经营田向大户集中,2010年,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2.6万亩,占全区承包耕地面积的92.54%,其比重排在全国首位。优质稻种植面积13.8万亩,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3.6万亩,优质稻产量12.7万吨,标准化园区创建面积12.4万亩,占全区的92%。粮食加工厂6个,年加工大米6万吨,有效提高了优质稻生产的附加值。
为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制定了涵盖生猪养殖、管理、技术的47个标准,形成了从猪场选址,猪舍设计、种猪选育、肥猪养殖、饲料配制、免疫防疫、投入品管理、产品销售、人员定岗定位、技术培训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无公害养殖标准体系。该标准在全区181个规模养殖场(户)推广,覆盖面达全区饲养量的70%以上。全区已成立9个农民产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随着协会的带动提高了无公害生猪养殖水平。到2010年底,全区共有6个公司、7个基地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6个公司、8个产品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产品实行了绿色食品认证。我区也先后被授予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场、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小区等荣誉称号。同时,正虹科技被国家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正虹饲料被授予“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3家企业被授予“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产品被授予“湖南省著名商标”,8家企业获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业企业通过ISO9001和ISO14001认证。“屈原”、“兴农”、“湘虹”、“湘原”、“振野”等系列养殖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全区共有各类农机总功力1.8万台套,21万千瓦,农机总产值达1.5亿元,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95%以上,机耕、机收、机运程度均达到100%, 201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58%,屈原管理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5%,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98%,居全国前列。生猪养殖全面实行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系统、栏舍设施、高位产床、限位栏、产仔栏、水帘降温系统、畜禽舍空调、电视监控系统。沼气工程及沼气发电等机械设施居全省前列。
在产业化建设中,坚持走“市场育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形成三种模式: “企业+基地+农户”、 “公司+农户”、 “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形成三条产业链:“种猪¬→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优质稻生产基地→优质米加工基地”、“特种水产苗种场→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特种珍珠加工厂”,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
全区实现农村电视覆盖率100%,农村居民电线%,农村百户农户电脑拥有8.6台,广播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100%乡镇通宽带,100%行政村具备上网条件,全区6个乡镇农技站、动物防疫站都拥有电脑、传真等设备。部分规模猪场装上了电视监控系统,一些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实现了全程生产电视监控、电脑全自动配方,具有完整的软件管理系统。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电子显示屏为终端,形成 “区有中心、乡镇有站、农村有点”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未来五年是全区总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国民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和社会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实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日趋严重,传统的依靠扩大水土资源消耗和增加物质投入的外延式农业增长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立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二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统筹,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区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农业发展的风险期。如果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就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否则,就会造成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就会陷入经济徘徊、社会动荡的发展“陷阱”。当前,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取向尚未根本调整,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为顺利推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彰显国家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推进全省“四化两型”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合力逐渐增强。
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6.13亿元,增长16%;完成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增长3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政策和投入支持农业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依托正虹科技龙头带动的全区43家饲料企业年生产销售饲料142万吨,占湖南省总产量的20%;正虹集团与南京雨润集团合作注册的岳阳福润肉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熟食品年加工能力8000吨;加上红太阳粮食加工基地及普利特种珍珠加工基地等一大批精深加工企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各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对我区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将带来性影响,将有力推进屈原管理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我区区域面积偏小,农业可利用的各种资源有限,如何突破瓶颈,在有限的资源上获得更大的产出是我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课题。二是农业投入不足,支持保护体系不完善,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外流。三是农业市场物流带动能力弱,农业商品化水平不高。四是农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推广应用和支撑服务能力不足,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不强。只有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消除制约因素,破解发展难题,才能确保我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准确把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时期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强化粮食产业核心区、提升养殖产业优势区、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思路,着力强化政策、设施、装备、人才支撑,着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过政策推动,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增加农业投入,尽快扭转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局面,促进“三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坚持走屈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点发展生猪优势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强化机制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立足屈原“特强富美”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屈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遵循现代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实行有选择、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优先支持种植和养殖业产业链率先取得突破;通过示范区、核心区、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引领和带动全区现代化加速发展。
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线,把基地做大、龙头做强、基础做实、机制做活、生态做美,大力在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等方面强化支撑,不断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支持与保护力度,充分尊重农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发挥农体作用。扶持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等各类主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努力形成多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产业优势,坚持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发展养殖产业、建设优质稻基地的总原则,培育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区域规范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幅提高农作物旱涝保收率、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率、产地环境净化率、农业机械化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初步建成产业布局合理,组织方式先进,资源利用高效,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显著,农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农业生产样板区、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引领新农村建设辐射区。
(1) 以提高生猪的瘦肉率、商品率和加工率为目标,重点抓好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治、质量监督与检测、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与推广六大体系建设,完善养殖业支撑服务体系;扶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行标准化养殖,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努力提升生猪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到2015年全区生猪年出栏120万头,其中出栏肉猪90万头,种猪30万头,生猪养殖区域面积达160km2范围,占全区年出栏的95%以上,100%实行良种优质率,实现无公害生猪产品产地认定120万头,绿色肉食品认证10万吨,生猪肉食品加工达到100万头,加工肉制品12.5万吨,出口产品7万吨,实现生猪产值24亿元。巩固正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创优质米加工湖南名牌产品。实现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规模场、户30户,5000头以上规模户100户,1000头以上规模户150户,500头以上规模猪场(户)200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生猪养殖新格局,创全国一流水平。
(2) 建设优质稻基地13.8万亩,全部实现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达到标准化吨粮田标准,产粮达 13.8万吨,良种率100%,机械化覆盖率100%,加工率95%,商品率95%以上。50%的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标准和认证。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9.3万千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95%以上。
(3) 到201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30亿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三个翻番:GDP达1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万元。
加强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配套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工程,推广应用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产出能力。
以提高优质安全率、精深加工率为目标,推动养殖产业向“适度规模、健康养殖、生态平衡、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方向发展。全面落实养殖标准化建设,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养殖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和组织化程度,推进养殖产品精深加工与冷冻冷藏、冷链物流、连锁营销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尽快突破深松整地综合作业、水稻机插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难题,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和农机化推进工程。扶持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大型流通市场,加强预冷保鲜、冷链物流、加工配送能力建设。促进产销衔接,积极发展“农超对接”,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体系。
以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和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产品标准化创建,建设一批“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建立以区级综合质检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监管能力建设。
坚守耕地红线,保证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积极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启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以建设现代宜居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和全区生态工程建设。具体目标: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区农贸及餐饮经营点100%达到管理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生猪养殖、水产养殖100%达到健康养殖标准;建设1-2个省级文明村,5-8个市级文明村;建设好平江河、三洲河两带风景区,建设好屈汨路绿化、尚磊路生态“绿色通道”,建设好荷花公园、洞庭湖观鸟点,做好荞麦湖湿地保护;植树造林200万株,实现非林区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特征和优势产业发展区域布局为基础,对区域内三大产业采取打破行政区界集中形成优势规模的原则,进行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以屈汨路南及凤凰山生猪养殖工业园为主作为生猪养殖产业优势区域,以屈汨路北为主作为优质稻产业优势区域,凤凰乡、琴棋乡为主作为水产养殖产业优势区域,以营田镇为主作为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区域,辐射带动周边汨罗、湘阴、平江、岳阳等县市区域。
1、区域范围与特征:该区域主要包括湖南省确定的优势生猪重点生产区域和湖南省出口水产品生产基地,以生猪、出口水产品为主。该区域属屈原管理区规划的支持养殖发展区域,集中了全区80%生猪、85%以上水产品生产区,发展养殖业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规模标准化程度高,是屈原主要的生猪、水产品生产基地。
2、功能定位:巩固生猪、水产品等大宗养殖产品供给保障区的地位,强化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区的功能以及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生猪商品率90%以上,水产品商品率95%以上,出口产品达到40%以上,着力建成我区养殖业产业发展的加快推进区。
3、建设重点:做强做大畜牧水产养殖业,切实转变养殖方式,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畜禽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投入品管理,提高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全面实施生猪、水产品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机械化、现代化养殖水平,建好全国生猪高产攻关点,实行所有生猪、水产品的养殖基地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争取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
1、区域范围与特征:该区域主要是屈汨路北的优质稻生产区域,以营田镇、河市镇、琴棋乡、凤凰乡、黄金乡五个乡镇,建5个万亩以上优质稻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全部实行标准化吨粮田建设,生产、管理全部通过标准化来规范操作,引进超级稻等优良品种,实现规模化经营生产,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总面积10万亩,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
2、功能定位:巩固以优质稻基地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的地位,发挥粮食安全基础保障作用,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粮食商品率达93%以上,为全区粮食生产起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实行无公害优质稻产地认定10万亩,产品认证10万吨,建设成为我区粮食生产的样板区、科学技术展示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辐射区。
3、建设重点:加大标准化吨粮田的建设,全部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喧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大面积引进超级稻优良品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生物治虫,全程机械化作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100%,大力示范推广双季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建设50个2000型工厂化育秧大棚,购置500台插秧机,大力示范推广生态环保种植技术、“双杂双超双优”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及仓储物流业,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1、区域范围和特征:加工区域按屈原管理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在营田镇范围内规划3000亩面积作为屈原管理区绿色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主要是猪肉食品的屠宰、深加工及物流配送,饲料加工、粮食产品的深加工以及果蔬、特种珍珠等的加工与物流配送,其加工农产品占全区农产品的70%以上。
2、功能定位: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度,建设屈原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的升值,提高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形成完整的产、供、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3、建设重点:建成后形成1个年加工屠宰生猪100万头的福润生猪加工厂,1个年加工优质大米8万吨的红太阳粮油有限公司,1个年加工珍珠50吨的珍珠加工厂以及葡萄糖加工厂、蔬菜水果加工厂、水产品加工厂和43家年产14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和产品升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工程、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建设高标准吨粮田,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喧的高标准农田。新建维修机耕路330km,开挖疏浚排水沟100万m,维修桥涵50座,新建进地涵管213座,新建过路桥涵82处,平整土地10万亩,农田林网200万株。总投资3200万元。
示范区内河水系改造,主要是平江河、河市河、黄金河改造工程,包括河道疏浚、两岸护坡,形成水利灌溉体系,以及植树造林、在内河发展出口特种水产品养殖,形成沿河为主的两岸观光旅游风景林带、观光休闲农庄,总面积为2万亩,总投资6600万元。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环洞庭湖基本农田重大工程综合整治项目屈原管理区总共投入2.75亿元,其中国投2.48亿元,主要是进行农田基本整理、灌溉水系,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田间工程建设,包括桥梁、“U”型渠、田间硬化道路、电排机埠、地下涵管等工程,使屈原管理区26万亩耕地成为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成为国家粮食的核心产区以及商品粮供应基地。
根据国家洞庭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长江防汛整体安排,屈原垸堤防加固工程项目已被国家审批下来,总投资3.28亿元,其中国家投入1.4亿元,主要用于38公里防洪大堤及保安工程建设。确保屈原垸在百年不遇的洪水面前安全无恙,示范区防洪安全以及企业和百姓对农业的加大投入,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点打造种猪产业集群,加快优质瘦肉型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本工程建设,使屈原管理区总体种猪生产规模达到30万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产业重点,打造一流种猪品牌。项目总投资1亿元。
按照“相对集中、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健康养殖、生态平衡、示范推广”的发展模式,在养殖产业优势区集中建设20万头生猪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打造生猪健康养殖优势产业带。项目总投资1.5亿元。
利用屈原管理区现有集中水面优势,重点建设省级玉湖特种水产良种场,发展特种水产良种养殖,实现良种自给和出口水产品基地供种,总投资1.2亿元。
在10个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户)建设1万m3沼气示范工程,并配套建设沼气发电设施和有机肥生产设施。为养殖场或周围农户提供清洁燃料,控制和处理污染物排放,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以畜禽粪便、沼渣、农作物秸秆、秸秆发电产生的副产品—秸秆灰为主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制成10万吨生态有机肥,从而达到农作物增产、农产品品质改善、培肥改良土壤、减轻环境污染、增强作物抗性、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大力开展粮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机械化标准生产技术的样板示范、推广普及和社会化服务,在10万亩优质稻基地实行“统一工厂育秧、统一机械耕整、统一机插抛栽、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收烘干、统一秸秆还田”,以乡镇为单位成建制整体推进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城市“菜篮子”工程等政策要求,为促进蔬菜生产和流通快速发展,稳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利用屈原管理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及交通优势,发展1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推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依托屈原管理区现有土地资源和政策优势,利用新西兰GLOBALHORT公司国际、国内销售网络,建立1万亩有机果品示范栽培基地,配套以现代化的气调贮藏、分级、加工、包装线,同时建设果品专业化经营市场及国内一流的果蔬专业电子商务体系,逐步将果品产业做成屈原管理区的新型产业。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
按照建设屈原管理区农业加工强区的目标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统一规划、市场动作”模式,依托现有年加工屠宰生猪100万头的南京雨润——岳阳福润肉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年加工优质大米8万吨的红太阳粮油有限公司及年加工珍珠50吨的普利特种珍珠加工厂,优先建设屈原管理区2000亩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切实加强园区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大型企业、先进技术装备和优秀科技人才向园区聚集,发展壮大一批大型农业精品加工企业。项目总投资1.5亿元。
按照“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市场、联接大网络、搞活大流通”的要求,在屈原管理区建设1000亩高标准现代农产品市场物流园区,加强现代化交易大厅、储藏保鲜、分级包装、公共卫生和产品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产品检测、质量追溯、物联网络平台。培育大型农产品市场物流企业集团,大力开展各种农产品市场展销促销活动,发展订单交易、期货拍卖、电子商务、连锁营销和物流配送。项目总投资1.0亿元。
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全区所有规模猪场全面实施标准化经营生产管理,完善47个屈原管理区生猪养殖企业标准,制定出一套规范技术操作规程,水产养殖全面推行标准化健康养殖,使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达3万亩,优质稻全面推广吨粮田标准生产技术以及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种植业工作、管理、技术标准42个,使屈原农业标准化走在全省最前例,总投资1000万元。
在全区农业生产上全面实行病虫害疫情测报以及动物防疫网络建设。种植业方面全区建设一个病虫害测报中心,五个乡镇测报站,动物防疫方面建设好区动物防疫监督站,五个乡镇动物防疫站,69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全部形成网络,视频监控,网上申报及监测,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百姓农业生产增产增收,降低农业病虫害风险。总投资1000万元。
建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全区粮食、生猪、水产品以及饲料、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强化农药、兽药等投入品监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农资打假,确保屈原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深入实施“金农工程”,搭建“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提高农民信息化水平,采取手机、电话、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在全区规模猪场以村乡镇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设立电视监控、平台联网,在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设立视频监控、病虫害观测。电视电线%的乡镇村可以实行宽带联网,电脑入户率达60%以上。项目投资1000万元。
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强农战略的实施力度,以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重点培育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规模,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建好屈原职业技术学校,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来屈原创业,每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同时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超级稻、测土施肥、双季抛秧技术、安装频振式杀火灯以及生物治虫,养殖上大力实行标准化养殖,推广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大力实施全国生猪高产攻关项目、沼气发电技术,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优美,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贯彻落实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原则:“三化统筹、农业优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稳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坚持实行粮食直补,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种粮农民的补贴,确保种粮收益稳中有升。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对“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全部奖励到农户,对规模猪场建设全部按国家发改委政策补贴到规模猪场,支持能繁母猪保险及政策性补贴,对生猪强制性免疫免收费用,完善渔用柴油补贴政策,以及沼气工程、沼气发电等节能减排项目的补贴,完善落实林地补贴,以及国家配套的大型农田基本改造项目政策扶持,加大对土地流转、仓储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开通绿色农产品通道,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政策性贴息。
优先支持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项目,利用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农业土地平整项目,完善水利配套工程。对种粮大户、经营田地实行有效流转扶持,优惠土地租金,减免各项办证费用,对于生猪养殖用地按国务院、国土资源部政策,养殖业用地视同农业用地给予优惠和优先支持,支持示范区现代农业项目合理用地需求,特别是对农产品加工用地优先支持、优惠价格、减免各项办证手续,鼓励农民增加土地有机质能力,改善田间水利设施,延长土地租赁期限等政策,确定区规划生猪养殖工业园和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岳阳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出台岳政发[2011]3号文件《关于大力支持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共23条。岳阳市人民政府专门成立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屈原管理区管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市直24个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切实加强对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意见》指出:优先将“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列入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大专项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屈原管理区国有农场体制改革政策性补贴,优先和重点安排省、市财政支农资金,项目优先立项,资金重点倾斜”;在“十二五”期间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减免农场体制下的上解(每年400万元),争取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后屈原管理区省分享收入全额返回到区;力争五年内把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成全市现代农业样板区、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农业功能拓展区、引领新农村建设核心区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示范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农村生态建设示范区、农民群众生活幸福示范区。同时强调将“示范区建设作为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市政府的绩效评估范畴。市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指导和服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1) 经岳阳市人民政府2011年第49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屈原管理区管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市直各职能局、委为成员单位。同时在屈原管理区建立区乡两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2) 完善协调保障机制。建立工作联系和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需要党政领导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齐心协力抓建设的良好局面。(3) 完善制度保障机制。制定责任制、完善管理和考核制度,细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办法。(4)根据屈原管理区实际,科学制定“屈原管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及规划实施方案。
(1) 强化预算管理,构建综合平衡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预算资金适度增加;(2) 完善融资平台,构建高效运作机制。做好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工作,提高融资能力,充实发展现代农业保障资金;(3) 规范资金管理,构建资金安全机制。
(1) 加强技术保障队伍建设。 技术保障队伍的建立应加强各方面资源的整合,积极争取技术优势部门的支持,探索自身管理与委托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建立相应技术保障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电信、政府信息中心、教育等部门力量,组建区乡两级技术服务队伍。(2) 加强技术保障队伍管理。对技术保障队伍实行分级管理,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加强对技术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的检查、督导,特别是切实落实村级防疫技术队伍管理制度。通过整合各种技术资源,形成有效的服务保障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3)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实行分级负责,做好技术保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