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8月8日电(记者 邵琨)炎炎夏日,“90后”归国留学生张雪在古窑村的咖啡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工作。窗外,烧痕斑驳的匣钵墙边,几座古圆窑静静伫立。
自北宋始,当地百姓即以制作陶瓷为生,并因地制宜将陶瓷辅材用于建筑之上,形成了古镇独一无二的街巷与建筑风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有全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企业山东博山陶瓷厂,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窑制陶。
烟囱、陶窑曾是这座重工业城市典型又特殊的风景。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陶琉产业从手工制作走向机械化生产,大量手工作坊和柴烧古窑被淘汰废弃,山东博山陶瓷厂也没落破产。
颜神古镇是山东三大古镇之一。古镇及周边原有废弃古圆窑13座、关停陶琉企业厂房5000平方米,老旧居民住房350余套,厂区荒废多年,周边多是棚户区。
“它的魅力在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发展定位是文化休闲度假区。”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燕介绍,我们以修缮保护为主,在古朴的院落中依托原有陶琉文化增加现代元素,让游客既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综合服务。
张雪是土生土长的博山人。她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曾在博山陶瓷厂工作。在她看来,陶窑、陶瓷不仅承载着儿时的记忆,也是故乡情感的寄托。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她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觉得这些古窑、陶瓷、老厂房应该能与现代生活相融。于是,回国后,张雪加入淄博朗乡古窑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成为公司的产品发展部总监。
走进颜神古镇,可以看到村子里依然保留着石板路、古圆窑、老院子、旧厂房……住宅与古窑建在一起,许多墙体用匣钵垒成,别具特色,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
年轻人多了,创意被源源不断激发出来。13座陶瓷古圆窑、周边老厂房和传统历史街区得以提升改造。
原博山陶瓷厂第五车间修缮后,完整保留了厂房内的一条隧道窑。穿梭在这条隧道窑内,脚下陈旧的窑砖、身边斑驳的窑壁都别具特色,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红火场景。张雪介绍,把车间内的工业设备留在原地,通过保留修缮、实物互动等形式,让游客真实感受到当地的工业文明历史。
一间老房子里,几名大学生正忙碌着拉坯、上釉等,旁边的展示架上,篮子、盘子、杯子等陶琉制品格外引人注目。这样的陶瓷工艺实验室已成为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大学生在这里可以体验创作,老师可以在这里教学。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颜神古镇的一处废弃陶窑被改造成小酒吧(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琨 摄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颜神古镇的一处废弃陶窑被改造成小酒吧(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琨 摄
现在,颜神古镇有时尚的酒吧、多彩的街区、充满设计感的民宿、以陶琉文化为主题的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研学基地……一座传统的陶琉古镇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获得新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