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于书森在葫芦种植基地跟随村民一起采摘、切割、晾晒、装车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芦笋种植基地,继续一天的忙碌。
“葫芦现在正值采摘旺季,平均一天能采摘12000斤,今年我们新增了切割机器,经过切割晾晒后的葫芦,价格能提高一半呢!”虽然仅有两年的种植经验,可于书森对于葫芦的种植与管理驾轻就熟。
于书森是德州市庆云县渤海路街道于店村的党支部,为了响应乡村振兴,给村民增收,2017年带头成立了鑫惠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很多事情一家一户的农户干不了,干起来也不划算,把分散的农民和土地集中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能将先进的品种、技术和装备导入到农业中来,从而改造和提升农村落后的生产力。”于书森说。
从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起,合作社便运营起来了,每年可为合作社创收2万元。2021年冬,经庆云县农业农村部门和渤海路街道的牵线,合作社走上了多元化种植的发展之路,与潍坊葫芦出口种植基地签订了100亩地的中药葫芦种植订单,纯收入可达20余万元。
2021年,一场涝灾让合作社150多亩的玉米迟收,由于天气原因,小麦播种无望,这些土地闲置让于书森发了愁。
这时,村民李文刚给了于书森一个建议,让他眼前一亮,那便是种植中药葫芦。原来,李文刚给寿光一家企业运输中药葫芦,这些中药葫芦在原产地运往寿光,经过企业加工处理后再出口日本。
“成本低、好成活、效益高。”于书森一合计,这事可行!他便立即动身前往寿光市考察,经过技术人员考察土地后,便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就这样,以葫芦种植为主打,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渐成型。
在庆云县农业部门和渤海路街道的支持下,鑫惠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搭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项目的东风,对土地进行整理,修建排灌沟渠,新上了节水喷灌设备,同时解决了合作社引水灌溉难的问题。
“说起这个,还要感谢县里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经营理念,提醒我们要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经营,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于书森说,从种植基础、机械原理、智能化机械应用,到销售管理,培训班里都有涉及。
致富不忘带乡亲。在合作社打工的当地农民有30余人,仅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每人每年就达到2万元以上,让当地农民不外出务工就能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022年,村民于洪柱、高爱磊夫妇又找到了于书森,想要与合作社合作种植芦笋。于是,于书森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市场,确定可行后与于洪柱夫妇签订了合作协议。
考虑到从来没有种植过这种蔬菜,于书森很担心技术问题,特意聘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从一开始的育苗到种植、除草、施肥、浇水等都有技术员的指导。”于书森说。
经过精心的管护,这些翠绿的嫩芽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如今,八个大棚的芦笋已经度过了前两年的养根期,即将迎来丰产期,预计每亩每天可产三百斤芦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