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经省政府同意,省畜牧兽医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金融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驴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牧畜发〔2017〕17号,以下简称《意见》)。现将《意见》解读如下。
驴产业是我国畜牧业传统优势产业,全国毛驴存栏约565万头(2016年),占世界总量的15%,一直稳居世界第一。驴产业具有周期较长、适应较广、风险较小、价值较高等特点,随着经济社会推进到目前阶段,养驴业展露出满足产品消费、承载农牧循环、推动结构调整、实现扶贫脱贫的多种重要功能。
我省作为全国养驴核心区域之一,建有全国唯一的种公驴站,拥有德州驴、东阿黑毛驴等著名品种,全省驴存栏总量15万余头,其中能繁母驴5万多头。全省拥有药字号阿胶加工厂9家、保健品号20家,食字号100多家,涌现出东阿阿胶、宏济堂、肴驴肉等多个知名品牌,阿胶及系列产品总产值400多亿元,利税50多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5万多人,带动10万多人就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驴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全省现代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龚正省长、王军民副组长、季缃绮副省长、赵润田、于国安副省长等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听取汇报、提出意见、过问进展。省委办公厅专门召集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畜牧兽医局等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落实省领导批示。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省畜牧兽医局积极做好与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金融办、山东银监局、山东保监局的沟通对接,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意见》编制工作。历经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等多个步骤,充分吸收采纳相关省直部门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意见》,并印发至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意见》立足我省驴产业实际和需要,科学提出了发展总体要求、5项发展重点,明确了4项保障措施。
《意见》确立的养驴业发展思路布局是:围绕“四化发展”:即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完善“五大体系”:即良种繁育、标准生产、科技支撑、产业经营、支持保障;形成“三大产区”:即养殖优势集中区、驴产品深加工区和三产融合示范区;打造“三大基地”,即全国最大种驴生产基地、驴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高端特色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力争到2020年末,全省驴饲养量达到50万头,母驴增加到20万头以上,种公驴1.2万头以上;引导培育驴肉、驴奶等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个以上,开发出高端特色产品8个以上;建设现代驴产业园区2-3个。
一是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布局。发挥聊城、德州、滨州、菏泽等传统饲养区优势,引导带动东营、临沂、泰安、济宁、济南等新兴发展和加工区,加快养殖优势集中区、三产融合示范区和驴产品深加工区建设,实现驴产业区域化发展。
二是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能繁母驴发展,鼓励养殖优势地区探索开展基础母驴扩繁增量。建立健全“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良种繁育体系,鼓励扶持省级以上保种场或原种场建设,扩大德州驴等优势品种核心群规模。加强种公驴站建设,在传统饲养集中区,科学规划10处配种站点布局,完善良种推广服务体系。
三是加快标准生产体系建设。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到2020年发展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00个以上,带动全省发展规模养殖场500个以上。加快母驴养殖大县建设,以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15个母驴养殖大县。按照“以加带养、种养结合”的思路,打造特色养驴大县,加快构建农牧结合新型种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