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鹅,作为流行一时的羽绒服品牌,可能大家都有所耳闻。不过我们今天讲的却是与它同名的一种动物的故事。真·加拿大鹅是一种原产地在北美洲的大型野鹅,其最显著的识别特征就是它的颜色了——身棕脖子黑,脸黑下巴白。
这种鹅原本是一种候鸟,每年在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来回迁徙,得益于其巨大的体型(翼展1.27~1.85米,体重2.6~6.5千克),以及天生具备的攻击性,它们在成年后天敌极少,只有土狼、灰狼、金雕、海雕、雪鸮等寥寥数种。因此它们原本的栖息地极为广阔,从北美洲北部一直到接近中美洲的区域内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不过,随着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扩张,尤其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过度捕猎和土地开发,导致加拿大鹅数量骤减,到1950年代,人们甚至认为它们已经灭绝了。不过到了1962年,美国研究者发现了一小群越冬的鹅,于是启动了加拿大鹅的种群恢复工作。
在此过程中,由于人工繁育的加拿大鹅无法从其父母处学习到迁徙的技能,而且人类城市中冬季依然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还几乎遇不到天敌,这些加拿大鹅就不再迁徙,转而成为了城市中的定居者。它们在城市中的数量增加速度极快,很快从稀有的保护动物变成了招人厌恶的“害虫”。
加拿大鹅已经成了城市中的定居者,在许多北美城市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图/wikipedia-Pierre5018
虽然有时候会捕食小型昆虫和鱼类,但总的来说加拿大鹅是一种植食性动物,以植物叶片、谷物、豆类等作为主食。这种习性会对当地农业带来破坏,尤其是人类大规模种植的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黄豆等,都成了加拿大鹅的美味佳肴。当然,城市中的各大垃圾桶,也是鹅们的固定取餐点。这样,为了食物,加拿大鹅们不仅给农业带来损失,还满街溜达,给城市居民也带来了不便。
此外,加拿大鹅随地排泄的粪便也成了那些城市中的一大污染源。加拿大鹅是一种水禽,它们喜欢靠近水的地方——在城市中,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园是它们完美的栖息地。而且前往公园的游客们还时常投喂,让一部分鹅仅靠乞食就能活的很好。在北美有些城市公园中,经常会有上百只加拿大鹅聚集在一起生活。然而,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造粪机器,有国外媒体形容“它们的粪便比脑子还大”,一只鹅每天排出的粪便重达1.4千克,简单算算,两只鹅一年就能排出一吨的粪便。
问题是,这些粪便会随机出现在公园和城市道路的各个角落,且它们还可能携带了大量大肠杆菌——这些大肠杆菌混入湖泊、海岸海水中,让许多公园不得不在夏季限制游泳。更气人的是,鹅们随处遗落的粪便会吸引狗的注意,有些鹅还会在某些大楼楼顶的蓄水池旁筑巢,这些都极大增加了人类感染大肠杆菌的风险。
除此之外,还有些鹅会横穿公路,或是在飞机场附近定居,给公共交通也带来巨大的风险。2009年,美国航空公司1549航班就是因为与一群加拿大鹅撞击,而降落在了哈德逊河上,这件事情后来被改编成著名电影《萨利机长》。
因此,从1980年始,北美的各大城市就开始想方设法驱赶加拿大鹅了。最简单的驱赶方式就是利用稻草人或是猫头鹰、鳄鱼等的模型了,虽然人们吐槽加拿大鹅的粪便比脑子还大,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们脑子不好使,一段时间之后它们就对这些手段习以为常了,所以这种方法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当然,更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猎杀加拿大鹅了,许多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就选择这么干,但这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方面是法律保护加拿大鹅,猎杀需要申请到猎杀许可,并且只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范围内进行;另一方面是猎杀会受到极大的,且猎杀后的栖息地在第二年依旧会吸引大量加拿大鹅前来,因此这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和加拿大的公园想出了一些综合性的手段。首先是改造栖息地,让城市公园变成加拿大鹅不喜欢的样子。比如减少草坪面积,增加草坪上的灌木或树枝密度(可以限制鹅起飞,它们不太喜欢这种环境)等,同时将城市郊区环境改造为鹅们喜欢的环境,吸引鹅前往郊区。
其次是驱赶,要是鹅的数量增加到某一阈值,就会开始进行驱赶,驱赶的手段多种多样,有用激光驱赶的,有用牧羊犬驱赶的,还有使用无人机驱赶的,不过有些鹅已经学乖了,它们会在驱赶的当时飞走,然后很快又会飞回来!而且要是恰好赶上繁殖季,带领着幼鹅的加拿大鹅脾气会很不好,易怒且具有攻击性,很容易让人和狗都头破血流。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给鹅做计划生育!最初,公园管理者们想的是直接从鹅巢中取出鹅蛋,但是鹅的习性跟鸡一样,取出一个,它就会生下一个,乃至更多个蛋,所以后来人们的技术更新了一些,取出蛋,杀死蛋,再放回去。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用针捅破蛋壳,或者是用油脂涂抹蛋壳(这样能隔绝空气),再或者只是使劲摇晃也都能让蛋无法孵化。但鹅不知道,所以会继续孵化这些死蛋。
但是这些方式的缺点是,无法一劳永逸,必须年复一年地进行。我们曾经将它们带入濒临灭绝的险地,现在当它们数量恢复,又要开始控制它们的数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