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早上8时,又是邓新阳开始喂牛的时间。他先把剁碎的麦草铺在拌料的地上,再在麦草上倒上一层青储、一层酒糟,然后,洒水搅拌,拌匀之后再倒入牛槽。这时,几十头牛纷纷把头伸出牛栏伏在牛槽上争先抢后地吃了起来。
邓新阳在扶风县召公镇三头集体经济合作社扶风犇鑫肉牛养殖场一干就是一年多。他除了喂养牛以外,每天还要负责牛圈的清理,隔三差五检查牛圈通水通电情况,并及时做好饲料库、干草棚、青储窑保鲜保洁工作。更重要的是,他每时每刻都要观看牛肤色的变化以及饮食情况,发现牛出现病变第一时间采取救治措施。在他看来,这些牛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不仅是他生活的保证,也是全村7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保障。
召公镇三头村村民历来有饲养牛的传统习惯,多年来,村民们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脱贫攻坚期间,在党的惠民政策支持下,贫困户几乎家家都养起了牛,养牛成了三头村的支柱产业。但是,散养牛弊端太多,一是技术难以过关,新品种优质牛难以形成规模。二是环保难以达标,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三是人工容易造成浪费,家家都要出专人饲养,不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发展第三产业。鉴于这些因素,三头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审时度势,于2020年4月及时成立三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办犇鑫肉牛养殖场,把散养户的牛集中起来,并引进优良品种西门达尔牛60多头,由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贫困户当饲养员,运用新技术,通过规模养殖大力发展养牛业,让村民的生活靠养牛越来越牛。
“在养殖场打工的两个贫困户,一个月除了挣2100元工资外,还可以参与我们村75户贫困户的养牛分红,他们每户还可以每年分红6000-7000元。”三头村村党支部邓军虎说。
据了解,三头村犇鑫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153万元(其中国家补贴106万元,群众集资47万元)。建设钢构900平方米牛棚一座,可饲养肉牛120头,还配套建设300平方米饲养草棚一个,667平方米青储饲料坑一个,排污池一个,办公室和宿舍共3间,水电配套齐全。目前,饲养的西门达尔肉牛原产于瑞士,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成年公牛体重在800-1200千克左右,母牛在650-800千克左右,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该养殖场饲养60多头,每头价值1.35万元,预计年创收达到30万元,收入的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分红,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