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一粒小种子》的语言教学活动里,提到了蚯蚓是生活在土里的。晞晞小朋友提问:“我们可不可以去种植区找小蚯蚓呢?”
教学活动结束后,带领小朋友们来到种植区一起去寻找蚯蚓,这时,邓辰晞小朋友从泥土里挖出了两节小蚯蚓......
《指南》中指出:“要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自然界的万物对于幼儿来说都是神秘的、有趣的,孩子们发现了小蚯蚓后让幼儿欣喜万分,许多幼儿在得知蚯蚓的存在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一次有关蚯蚓的生成活动,带着问题和幼儿一同探索蚯蚓的秘密。
蚯蚓粪的颜色会因为其生活的土壤不同而有差异。蚯蚓粪,即蚯蚓的排泄物,可全面应用于各种植物的养殖,甚至可应用于鱼虾的养殖,号称有机肥之王。
通过观察讨论和视频资源,我们解开了很多疑惑,了解了蚯蚓的身体结构和蚯蚓粪。原来蚯蚓没有眼睛、耳朵、鼻子,它们是通过身体感知外界声音的,尖尖的部分就是它的头部,很神奇吧!
孩子们对蚯蚓有太多的答案想要寻找,我们一起商议把它请到我们班级来做客,探索关于蚯蚓的更多秘密!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了小蚯蚓的调查表,引导孩子寻求家长和身边的教育资源拓展经验,在这过程中幼儿自己发现并积极探索,在绘本图书里寻找小蚯蚓生活习性与特点,随后孩子们对蚯蚓展开了初步调查。
通过观察和探索,孩子们获得了直接经验,丰富了对蚯蚓的认识,在不断发现、思考和总结中,孩子们提升了探究问题的能力。基于现状,教师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再次更深入地探索有关蚯蚓的更多知识。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孩子们化身食物采集员,从班级和户外找到蚯蚓“爱吃”的食物。孩子们将找到的食物放进了蚯蚓的“家”中。
我们找寻了蚯蚓的相关资料。原来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金属也可以吃。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蚯蚓与泥鳅是两中不同的动物,泥鳅是脊椎动物(有骨头),蚯蚓是无脊椎动物(没有骨头)。从外观上,一个大一个小。生活习性上,泥鳅生活在水里面的,蚯蚓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蚯蚓是没有眼睛和耳朵的,蚯蚓是不能吃的。而泥鳅生活在水里面,有眼睛有耳朵,泥鳅是可以吃的。
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前端,颜色较浅,是蚯蚓的生殖器官。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蚯蚓是雌雄同体的,成年有环带的蚯蚓才能生宝宝。它们是卵生的,卵茧的大小像绿豆一样大小,淡褐色的,卵产于环带中,脱落后形成卵茧,直接发育,2到3周就能孵化出小蚯蚓。
蚯蚓的本领真不少,因为蚯蚓有再生能力,能重新生长出新的体节,但两段蚯蚓并不能都存活,不同种类的蚯蚓再生能力差异也非常大。实验表明,只有包含生殖环带的那一截才能再生出新的体节,成长为一条完整的个体。
环节动物:常见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体节,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节肢动物:常见节肢动物有蝴蝶、蜻蜓、龙虾、蜈蚣等等,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
周末假期结束,孩子们发现教室地板上躺着几条小蚯蚓,但小蚯蚓好像不会动了,孩子们观察蚯蚓讨论着。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它是利用皮肤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身体的水分干了就会死掉。假期间泥土变干了,导致蚯蚓快死了。经过讨论,大家投票决定讲蚯蚓送回种植区,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把蚯蚓放到了泥土中,不一会儿小蚯蚓就钻进了土里。让小蚯蚓回到大自然,继续为大自然工作!
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挖掘出问题背后所蕴含的关于生命教育的价值,并抓住这一良好契机,适时介入支持,使幼儿对蚯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次幼儿自发生成的探索中,幼儿不知不觉地发现着自然万物的奥秘,热爱生命于自然探索中。幼儿的观察是主动的、生动的、全面的,幼儿的情感是丰富的、深刻的、有温度的,为幼儿提供了自发、自主亲近大自然的动力,激发了幼儿用好奇、善于发现的眼光探索生命的兴趣,重视培养幼儿对生命敬畏、热爱的情感,努力使幼儿在亲近自然、对话自然、回归自然、感恩自然的过程中,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正是我们教育的初衷。
《蚯蚓的日记》是一本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对自己、家庭、朋友,甚至地球的点点滴滴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我、未来的想法。
花盆小弟遇到了一条小蚯蚓,两个人很快交上了朋友。在交往过程中,花盆小弟学到了许多关于蚯蚓的知识。
蚯蚓阿俊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蚯蚓少年,经过努力,他终于成为了梦想中的救援队员,这一天,外出救援的阿俊遇见了不得了的情况……
本次生成课程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跟随幼儿的脚步,一步步来探索有关蚯蚓的秘密。通过这样即时生成的活动幼儿不仅知道了蚯蚓的生活习性,也知道了蚯蚓喜欢吃什么,还探秘到蚯蚓的再生能力等等。开拓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收获喜悦、丰富知识的同时爱上大自然,感知生命的意义。
一日生活皆课程,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作为教师要有善于发现儿童的眼睛,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兴趣点,在陪伴、鼓励的同时支持他们勇敢、大胆地去探索和发现。虽然小蚯蚓已经回家了,但我们与蚯蚓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