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萍,女,汉族,1979年10月出生。这几年,朱海萍靠着自己精心而科学的经营,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当初的贫苦户转变成现在的致富带头人。朱海萍已养殖138头红牛(代养60头),种植饲草1300亩,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朱海萍总说,现在,她已成为锦屏镇贫困户创业致富的领头人,群众有什么问题愿意向她请教,而她也总是毫不保留地倾囊相授。
2013年以前,朱海萍一家人还在贫困中苦苦挣扎。她从1995年开始在外打拼,先后在深圳的车料厂、电脑厂打过工,2011年家中老人患病后回到家乡,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小孩,丈夫也下岗了,全家无稳定收入来源。这一年,她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以前在外面打工,后来因为家里老人生病,小孩儿没有人带我们就回来了。但是回来之后每天闲闲的没有事儿干,经济收入也没有了,周边的草源比较丰富,想搞养殖但也不太清楚政策村上的政策。”
2016年,镇上开始推行窑洞养牛,在一次和亲戚聊天中了解到近几年牛肉市场行情好,养牛挺赚钱的,而且是县上为了引导贫困户发展窑洞养牛出台的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年每改造1孔窑洞并饲养红牛3头(含3头)以上的,每孔窑洞补助10000元,对利用废弃窑洞饲养的基础母牛每头补助3000元。可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便是资金问题。在得知朱海萍的想法及困难后,镇村帮扶干部马上想到了扶贫产业信贷通。很快,朱海萍获批精准扶贫50000元。这让朱海萍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她拿着这笔钱,加上亲戚朋友的帮助,先后购买了10头崇信红牛,就这样,朱海萍通过这次机会,成为了锦屏镇致富带头人。
朱海萍的特点之一是善于刻苦学习,安之乐之。构思理想时自信满满,当她说管理、技术不过关都会赔钱时,事实自己也还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她心明镜地知道知识就是生产力,又乐观地抱着“没有永远的外行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的的心态。开始养牛后,朱海萍虚心向其他养殖户学习经验,不懂就问,自己也从网上学习,还买了很多养殖方面的技术书籍,一边干活一边看书,白天干活,晚上挤两个小时看书,经常手捧着书就睡着了。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养殖专业培训。“参加完培训,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会带我们去一些大的养牛企业参观,学习人家厂里饲料的配比、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牛犊成活率的提高办法,又学习到了一些新的实践知识。”朱海萍说。不到半年时间,朱海萍就从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牛的常见病预防方法,甚至防疫、给母牛接生也能轻松应对,成了真正的养牛能手。
同时,她勇于创新,转变了凭老经验养殖的观念,走科学养殖的路子,把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养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行窑洞养牛模式。承包荒山种植苜蓿50多亩,饲草玉米1100多亩,投资购买了打包机等设备,将农作物秸秆打包作饲料,根据牛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配比饲料,牛饲料有了着落,不但节省成本,还提高了效益。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年出栏30头,收入达到二十三万元。
在养殖红牛的这几年,她每天起早贪黑,细心照料这些牛,牛棚就和她的家一样。每当提起朱海萍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朱海萍总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从过去的贫困户到现如今的养牛专业户,她的身份来了一次完美转变,她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带动了村里其他村民的养殖热情。她于2020年获得了崇信县“新时灵华高速有地无路及青苗丈量登记表代最美农民”的荣誉称号,2021年9月28日被崇信县职称办认定为初级农业技术员,2021年获得了农业生产技术“乡土人才”荣誉称号,2022年在全县农民丰收节上被评为“种菜能手”。
致富以后朱海萍不忘众乡亲,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鼓励村民调整养殖结构,并将自己掌握的技术、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帮助更多的人靠自己的勤劳和双手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