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力争实现出栏生猪460万头、肉牛31万头、肉羊67万只,出栏家禽2800万羽、水产品产量8万吨,实现畜牧渔业产值224亿元以上……”
遵义山多地少,草山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健康”转变,为了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让市民端稳“肉盘子”,遵义市积极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生态养殖业扩群增量,提质增效。
稳定赤水河流域涉及6县(市、区)及红花岗区、新蒲新区生猪产能,重点推进播州区、习水县2个生猪调出大县(区)产业提质增效;支持湄潭、绥阳、道线县发展生猪产业,扩大生猪产能。
以凤冈、桐梓、习水牛羊养殖重点县为引领、以重点乡镇为突破、以重点村为依托,抓好牛羊扩群增量。力争新增培育桐梓、正安、道线个肉牛养殖重点县,新增肉牛养殖重点乡镇20个;力争新增正安、道真、绥阳为肉羊养殖重点县。
重点打造以遵义主城区及临近县(市、区)为主的蛋鸡产业区,以赤水、正安、习水、仁怀等地为重点的肉禽产业区。
开展“大场带小场”行动,推广“龙头企业+家庭牧场”“龙头企业+村集体”和养殖小区等模式,引导有养殖意愿、具备改造条件的养殖场(户)加快扩能升级改造,推动规模化养殖。
充分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内的灌溉型水库、滩涂、山塘、荒地等资源,积极发展设施化生态渔业。今年,全市计划新增设施渔业基地8个以上,新增建设规模17万平方米以上。
利用中央财政渔业发展补助资金开展老旧池塘升级改造,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大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高渔业发展质量,改造后池塘单位面积产量力争达1500公斤以上。充分利用大水面资源发展湖库生态渔业,全市力争发展湖库生态渔业面积17万亩。
以种养循环为载体,推广集成生物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技术、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固体粪便堆肥技术等高效粪污资源利用技术,让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5%以上。
落实动物防疫责任,落实市、县、乡、村(场)四级行政业务双向目标责任体系,通过“揭榜挂帅”“基础服务”“技术帮扶”等行动,建立市、县、乡技术干部挂帮责任体系,做好技术帮扶指导。
加强工业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提升饲料供给能力和利用水平,力争全市工业饲料产量达45万吨,产值达16亿元以上。
大力推广全株玉米、甜高粱、黑麦草等优质牧草种植和利用,扎实做好牧草春播和秋播,加大饲草料种植、加工、利用机械化力度,持续探索构建不同海拔高度牛羊养殖场牧草供应方案,进一步开发利用草山草坡资源,确保全年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加强玉米、水稻、高粱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处理利用,力争年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处理利用100万吨以上,依托本地酒糟资源开展酒糟饲料化养牛工作,强化牛羊多元化饲料配方探索,提升料肉转化率,提高牛羊产肉率。
重点聚焦生态畜牧渔业产业链后端产品深加工和品牌打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畜牧渔业招商引资目标任务20亿元,推动畜牧渔业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大力支持播州温氏、习水黔道食品、凤冈龙滩口、赤水奇垦、播州红笑康等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加工水平高、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
以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黔北麻羊、黔北黑猪、竹乡鸡、乌江鱼,商标“角口村”“徐陈板鸭”“娄山牌鲜蛋”“聚有黔”“习羊鲜”等为载体,打造地方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畜牧渔业发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