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杠林村,就坐落在金顶对照,云雾山南之中。该村位于铜仁市印江县城东部,海拔810米的峨岭关山脉,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67户531人,党员24人,耕地面积1425.9亩。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0元,村集体经济200多万元,产业分红固定收益5万余元。
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青杠林村乡村振兴驻村王旭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青杠林村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专项行动,结合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群众”的发展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联合发展“积少成多”的村集体和群众“双赢”的“牛路子”。
走进青杠林村养殖场,一排排宽敞整齐的牛舍映入眼帘,草料满满当当铺开一排,数十头西门塔尔牛吃得正香。
“每天看着这些牛健康地成长,心里很踏实也很有满足感。”肉牛养殖户老田心里美滋滋的,他告诉记者,村里面会经常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会,技术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从肉牛养殖政策、肉牛品种改良、肉牛标准化饲养管理,种草养畜新技术、肉牛疫病中草药防控、肉牛规模化养殖与管理技术等方面给大家进行辅导讲解。
通过培训,参训的养殖户们对生态养殖模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也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肉牛养殖的技术水平。“以前只晓得天天给牛吃草,牛也不见得养得好。现在学习了科学的养殖方法,牛越养越好,也带动了更多村民的积极性。”老田说。
记者了解,多年来,青杠林村集体资产积累薄弱,收入形式单一,可利用的优势资源不足,村上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租金、红利等非经营性收入,可持续收入较少,“家底”薄弱一直是困扰村“两委”班子的难题。
2022年,村党支部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践行党性的重任来抓,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法、路径,为重振支部注入力量。以铜仁市“强村富民”行动方案为指引,通过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大会,集思广益。
党员群众普遍认为,要想发展还是要利用好现有的优势资源,提出变“山”为宝、变“林”为财的三年发展计划。
青杠林村以前就有肉牛养殖历史,有良好的养殖基础,加上峨岭关山脉有近2000亩的山地和牧草资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都加大对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村党支部决定“重操旧业”,在肉牛产业上做文章。
通过引进西门塔尔能繁母牛、联村订单牧草种植、引导群众改良品种、提供技术支持和牛仔供应,孵化青杠林村高标准肉牛繁养殖基地,以基础优势产业来带动周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践行“两强两富”使命。
由于肉牛产业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稳定,养殖疫病风险小等优势,肉牛养殖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支撑产业。
近年来,结合实际需求,印江肉牛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现一大批肉牛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肉牛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发现,有部分肉牛养殖企业,随着扶贫工作和相关扶持政策的结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经验总结,传统粗放式的养殖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要想取得更实实在在的收益,就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最新的技术。要想富,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王旭坚定地说着。
为此,青杠林村党支部将矛头瞄准技术型产业模式。恰好,印江大力推行“2+N”产业发展布局,村“两委”成员经过合计,决定当一当改革的“弄潮儿”,随即由村党支部牵头、村支书领头、党员干部带头,引进西门塔尔能繁母牛12头,指导村大户改良养殖品种20余头,开展技术培训惠及峨岭关、曾家坳、川岩等4个村50余户群众。
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杠林村计划持续推进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主要分为三年进行,第一期追缴欠款、盘活资源已基本完成;第二期计划通过生育孵化需求扩大规模,申请项目资金和动员农户参与入股的方式吸纳资金,修建新圈棚1座,预计存栏量达到100头以上,带动群众种养殖20户以上;第三期计划打造修建饲草收购加工厂及肉牛屠宰厂,延长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
同时,为更好地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村党支部将引导有发展意愿的群众积极参与肉牛养殖,并与农户签订保价回收协议,确保群众稳步增收。
自2022年10月份以来,青杠林村肉牛养殖场共补栏育肥牛53头,预计今年实现经济效益120万元。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青杠林村始终把合作共赢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根本所在,坚持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治理主体,持续深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群众”的发展模式,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指导等方式,引导多方力量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激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切实增强了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王旭高兴地说,这样一来,坚持推行科学养殖、健康养殖,在发展养牛产业上下功夫,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犇”出致富新路,不断为乡村振兴添“牛劲”。